猎文网 > 修真小说 > 这个仙朝有点猛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万民开智气运反哺(三合一大章)

除了那桌文人之外,其他人也同样也做出相似的反应。纷纷离开酒楼,按那个官差所说赶往城东领书。

        现在“书籍”可是个稀罕物件,说是收藏品也不为过。很多时候,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这时听说官府要免费发放,谁还能坐得住。

        很快,听雨轩中只余下两桌客人还在不紧不慢地喝酒吃菜,其中就包括之前那几个文人邻座的一桌。

        在那些人离去之后,听雨轩中的掌柜和说书先生等几人不约而同抬起头来,眼中似有精芒闪过。

        扫视了一眼酒楼之中还剩下的客人,顿时心下恍然。

        明白过来这几人身份与自己应该差不多。

        如今京情府也好,宣委会也罢,下面人手是相当多的,分布在大夏各地。

        除了常驻酒楼、商铺中的一些人之外,还有些人做着其他营生,四处巡游。

        既方便调查民心民意,底层变化,也有相互监督的作用。

        不过掌柜虽然大概猜出了这些人的身份,却并未多说。二者体系不同,私下交流是犯忌讳的事情。

        只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记录言行,适当的时侯引导舆论便足够了。

        宁州丰城城东,此时一个临时搭建的草棚之中,早已摆满了一摞摞书籍。

        上面分别写着“识字”、“夏律”、“儒学”字样,极为引人注目。

        这还不止,远处时不时有官差正以马车将暂存在地方官府中的书籍继续运送过来。

        印制书籍的工作,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开始筹备了,到现在已经进行了数个月,所以才能一次性拿出一亿册发放。

        总数看似很多,但分摊到各个州府数量就很有限了。

        从阳城送往各地也不麻烦,跟着皇商的货物一起,借助地脉轨道车运输即可。

        说起来,这东西的成本还真的不高,无论造纸还是印刷,耗费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原材料。

        主要是过程比较费时。因为需要保密的缘故,并不能大规模的找人代工,或者大张旗鼓的制作。

        因此无论造纸还是后续的印刷,都是在工部内完成的,这就很大程度限制了生产速度。

        好在所需要的数目不大,完成的并不困难。

        不过即便如此,秦昭也不准备在这上面增加人手或者放开限制。事实上,现在再怎么扩大印刷规模也很难产生质变。不如等到工业化之后,再行考虑。

        到时候,大夏人口应该也能进入飞速增长阶段。

        经过这些时日以来户部和下属各级文吏的努力,如今大夏所有子民已经基本登记在册,极少有黑户存在。

        根据统计,目前人族总人口不到九千万。去掉新生儿童和耄耋老者,青壮年大约有六七千万。

        但是四十岁以上的其实再去读书学习意义不大,反而是新生儿童,应该从小开始教育。

        而且,也并不是说就要每人都有一套书籍,一户人家有一两套就已经够用。

        秦昭估计三千万的数量基本正好,如果不够以后还可以再陆续印制作为补充,应该能达到一个平衡。

        未来,工部下辖的印刷部主要还是以刊发新书籍和报纸为主,毕竟不可能以这三册入门书籍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这只是个楔子,撬开人族文道昌盛的第一步。后续一步步的继续培养,才是关键。

        当然,到时候就不能免费了。起码成本价要收回来,甚至还可以让工部从中小赚一点。

        这三册书籍都很重要,但其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莫过于《识字》这一本。

        说白了,这书其实就是一本字典。哪怕不去全文背诵,作为一本工具书也很不错。

        若是连字都不认识,基本道理都不理解,谁还有读书的兴趣。看什么都跟看天书一样,能学进去才怪了。

        说起这本书,还是秦昭提出的意见。现在推广拼音之类的并不现实,于是借助了前世等韵之法,能让普通人快速掌握人族文字。

        犹记得当时他在学宫之中,详细讲解了此书的基本制作思路。

        让一众老学究都惊叹不已。

        在这本书中,将文字分成三十六母,二百零六个韵部,四个声调。

        用三个坐标标注一个汉字,查找时按图索骥就能找到同音的字,然后按照同音字的读法取多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同音的字,可以寻找其他几个坐标相同而有一个坐标不同字,最后按照读音规律推测即可。

        例如“昭”字,便是“之”母,“好”韵,四声。

        至于《夏律》更不必说。虽然大夏如今律法已经较为严密,但因为条文繁复,很多老百姓也并不全都清楚。从这点来看,此书可以当做一个工具使用。

        同时,这本书中还折射了法家的治国思想,用于启蒙也极为合适。

        在秦昭的观念里,儒家和法家未来对于人族缺一不可。

        无论儒学最终能否深入人心,他都不可能放弃法家。

        儒家思想能为万民立心,法家则是治国根本。甚至在现阶段来说,法家的重要性还要更胜一筹。

        最后一本《儒学》,就是真正的启蒙读物了。

        一方面,教人君子六艺,也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让人进一步了解礼义廉耻,给人族子民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仁者不惧。

        前世为何华夏民族能经久不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同于西方的罗马帝国之流,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除了秦朝统一之后将文字文化合为一体,统一行政体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儒家思想的独特性。

        海纳百川,不断进化,将整个民族真正凝聚起来。

        不过沧澜界又有不同。

        毕竟这里人族就是人族,异族就是异族,形态构造有着本质区别,说不定二者之间还有生殖隔离。

        相应的,将人族统一的大夏王朝,自然具备一种天然的种群凝聚力。

        但也因此,更应该树立人族的独有思想,使生民不再彷徨。

        此时临时搭建的草棚后面,已经聚拢数百人等待领取书籍。同时还陆续有人从远处赶来,生怕晚了轮不到自己。

        草棚周围,则站有数十名官差手持制式长刀维持秩序。

        人群中,普通老百姓们大都神色兴奋,也不管旁边的人是否认识,直接就议论了起来。

        “那些摞起来的就是要发的书吗?”

        “样式好奇怪啊,不是竹简?”

        “听说那东西叫做‘纸’,写起字来很方便的。是圣皇陛下和长公主殿下发明出来,为了方便我们普通老百姓读书写字。”有人神秘兮兮地向四周百姓宣传道。

        此人其实正是宣委会的下级成员,不过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此时开口说话也并不引人注目。

        不过他说出的内容,却让人惊叹不已。

        倒不是怀疑这番言论的真实性。自从秦昭登基以来,做过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人们都已经习惯了。

        只不过没想到连写字的用品都能想到,而且看样子,还很是方便。

        在世人印象中,只有高门大户才能在锦帛上写字。至于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敢去想。

        “啊?这也是圣皇陛下的手笔吗?”

        “圣上心里可一直惦记着我们呢。”

        “能有如此圣皇,真是我们人族的福气……”

        与此同时,不只是宁州,大夏各地,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事件。

        不少人都捧着那三册书籍,爱不释手地上下抚摸着,就好像这是他们的情人爱人一样。

        还未领到书的人,则满眼羡慕,同时神情焦虑地看着队列。暗自担心书册不够发,排到自己的时候刚好发完。

        随着大多数人都领取到三册书籍,更激烈的探讨也随之展开。

        众人先是喜悦,随后惊愕。

        惊叹着纸张薄如蝉翼的材质,而且相互对比之下还发现,所有书籍上的字体也是一模一样。

        “真不知道圣上是怎么做到的。真是神了。”

        “这不是很正常吗?那些事情不需要你来操心,看看这本《识字》,才真是神了!!”旁边一人随口接话道,双目却仿佛被黏在书中,无法自拔。

        “识字?”先前那人也不在意他的语气,连忙从三本书中找出了那部《识字》,也翻看起来。

        还一边嘟囔着,“装什么装,好像你能看得明白似的……”

        结果看着看着,声音越来越小,也忽略了周边的动静。

        心中暗道:确实如那人所言,这本书神了!

        王凡,人如其名,是个再平凡普通不过的自耕农。

        如今已经年过四旬,朴实憨厚的方脸上饱经沧桑,刻满皱纹。

        一身皮肤也早已在田间干活时被烈日晒得黢黑。

        他的家境不好不坏。虽然不是无地无产,需要给人当佃户才能活命的庶人。但家里的田产也不过能养活自己一家子,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富余。

        田产也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家里世代耕种,从未想过改行。

        “能守住这点祖业,我也就满足啦。”他时常对自己孩子这么说。

        但是午夜梦回之际,又何尝不想给自己年幼的儿子一个良好的教育,让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让王家也能出个官老爷呢?

        只不过,这种事也只能在梦里想一想了。

        读书?家里又没矿,不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直到今天,听说官府免费发放书籍的事,他直接什么也没想,就兴奋地丢下农田跑来了这里领书。

        可是在排队等候的过程中,又难免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唉……我又不识字,拿了书又有什么用?没法教娃儿啊。一年的收成,都换不来一个先生授课。

        “要不跟老吴合计一下,凑钱请个人?我看老吴也是有些想法的,就是不知道先生介不介意这件事。

        “当今圣上自然是真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着想,还说以后要开办学堂,错过了实在是可惜。

        “但是择优录取的话,拿了这几本书,孩子也看不明白,还是白搭。

        “要不就拿回家珍藏起来,反正是免费的,不要白不要……

        “不行!不能浪费这次机会。大不了省吃俭用一些,我饿上几顿多存点银钱粮食。

        “等着刘老爷那边招雇农了,家里的田地让婆娘照顾着,我再去那边赚点。

        “无论怎样,还是要替儿子想想办法……”

        左等右等,队列终于来到了王凡这里。

        好在桌子上书还很多,没有出现刚轮到他书却正好发完的尴尬场面。

        在此之前,王凡已经用手在粗布麻衣上不知反复擦拭了多少遍。

        此刻伸出一双黝黑粗糙的大手,神色恭谨地将三本书册接过。细心包裹在一卷细布之中。

        ——他并未想过翻看。

        反正看也看不懂,还糟蹋了好东西,不如先拿回家好好存起来再说。

        就在这时,旁边有议论声传入了耳中——

        “这个书也太厉害了吧!对照这这本书,我肯定能把所有内容都学会!”

        “你说的哪本书啊?我看了那个《夏律》,除了最外面那两个大字认识,看内容就和看天书一样,啥也没看明白。”

        “《识字》啊,你看看就知道了。”

        “……”

        王凡听到这话,脚步微微一顿,犹豫了片刻,还是从怀中取出书来,找到《识字》,轻手轻脚翻看起来。

        一些简单基础的文字,他还是能认识的。

        翻着翻着,他神色变得激动起来,双眼中甚至有泪光浮现。

        “有了这本书,不请先生也能让娃儿读书认字了,以后也有机会进学堂……”

        这本《识字》一书,几乎颠覆了所有人对学习的认知!

        在这些人的印象中,识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都是大户人家,去请专门的老师来家里,一个字一个字的为稚童纠正读音,讲述含义。

        然后再一点点的描述其中用法,还未必能学得会记得住。

        真想完全把基础文字搞明白,没个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本书中,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本书,以最为基础常用的文字作为声母和韵部。那些字,即便是王凡这种老农,也能认识其中的大部分。

        最初使用起来,还略微有些迷茫,但多看两眼,便很快学会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基础认知还是有的。其实很多人,并非愚蠢,只是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罢了。

        随着这三本新书的传播,不仅仅是民间,天下学宫之中,同样争论不休。

        但不同于普通老百姓把目光汇集在《识字》那本书上。

        这里毕竟汇集着各学派顶尖人才,不存在不认字的情况,主要讨论的是《夏律》与《儒学》两书。

        关于《识字》,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好用就完事了。

        何况这是夏皇亲自提出的思路,也没人想不开跟这本书较劲。

        但另外两本,就涉及到专业知识了。虽然只是基础理念,但这些内容最为重要,关乎学派根基,无人敢不重视。

        《夏律》这块,主要是在刑部任职的法家中人对过去的大夏律法进行了再次重修,这部分修改的内容,引起了少许非议。

        不过由于吴庸等人谨遵秦昭命令,循序渐进,并未更改太多内容,所以这些声音也并不多。

        焦点还是在《儒学》一书上。

        不同于今日在各地免费发放的入门书,学宫给学者们研究的基础典籍中,包含的门类相当广泛。

        只有如气学、理学、心学等衍生内容,还没有正式开放给所有人。

        学宫中,研究古礼的学者们一开始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一派认可儒家,一派不认可。

        前者数量极多,完全碾压了后者。

        但是后来,情况却渐渐变了。因为认可儒家思想的一方,又分裂成数个派别,为前路争论不休。

        对此秦昭倒是并不担心。

        理越辩越明。这个过程,是任何理念完善途中所必不可少的。何况他有路线指引,不怕走偏。只需要偶尔干涉引导一下便可。

        此时的夏阳宫乾元殿中,秦昭也感受到了气运金榜中传来异动。

        与此同时,识海紫台之上的万民虚影越发凝实,修为境界飞速提升。光晕流转间,片片琼楼拔地而起,似乎即将彻底建成。

        [为众生开智,文道气象初现。得万民之气反哺,榜主进入持续的气运勃发状态。气运增长20000,神魂大幅增强!神通‘先天破妄神眸’大幅成长!]

        [当前气运:71230]

        [开放气运典藏:佛经系列经典,道藏系列经典,心学系列经典]

        随着“人皇天宫”接近琼楼境圆满境界,他明显感觉到神魂进一步凝实。若是此时再使用神游之法,恐怕能如同另一个躯体一般。

        此外,之前紫台圆满时能感知到的千余里范围,也再度扩大。按照他的估算,等到琼楼圆满,王朝境内就能覆盖万里之遥。

        然而,变化却远远不止于此。

        秦昭眉心那道紫纹,忽然放出明亮的光芒。

        与之前隐约的光晕流转不同,如今远远看去,如同那道纵纹张开了一条缝隙一般!

        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今的破妄神眸并非是皮肉张开,而是在向外寸余远的距离上悬浮一只光眸,只不过依然无法彻底睁开。

        不过他这会儿却并未过多在意修为与神通的提升,而是看向了新开放的那几个气运典藏。

        “总算来了!”他不禁轻轻握拳,心中暗自喜悦。

        虽然并不着急兑换和推广,但这几样东西的出现印证了他心中的某些猜测。

        而且对未来人族的道路,也更加有底气。

        心情大好的秦昭,神念一扫,便察觉到了天下学宫中进行的争论,摇头轻笑。

        随后直接安排侍卫起驾出宫,前往西郊学宫,准备简单提点几句。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你们瞧瞧,这种言论怎么能写到书里?如此一来,难免有损陛下威仪。”

        天下学宫之中,一名老者摇头轻叹,显然对这番言论很是不满。

        “不错,我认同严先生的看法。尚书大人虽然对儒学研究的十分通透,但未免对普通黎民期望过高了。”

        此人口中的“尚书大人”,自然就是子非了。虽然他立道根基并非儒家,但他对这个学派研究的却十分深入。

        这部发放给普通百姓的《儒学》,也大多出自他的手上。

        发放之前,其中内容当然也已经得到了秦昭认可。

        “话也不能这么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姓知礼义,知国重,知圣意,知皇恩,自会对皇权敬畏有加。”另外有人出言反驳道。

        “皇权至高无上,这番道理传扬出去,如何还能凸显陛下地位?”

        “……”

        正当几人为此争论之际,忽然有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地位,从来都不是靠嘴说出来的。”

        这个声音,学宫中无人不知。

        一个个赶忙起身面向秦昭,齐声躬身行礼道:“参见陛下。”

        他挥挥手示意众人平身,继续说着。

        “国以民为本,亦为民而立,此事无不可说之处。我人族百姓,又岂能自轻自贱?”

        看着面前数百面孔,肃然道:“今日,若只因为朕是皇帝,手握大权,便拜我敬我畏惧我。那么将来,有异族进犯,实力强于人族,是否便要去拜他敬他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秦昭语重心长地说道。

        “评价一件事的对错好恶,要客观公正。如果只是自己觉得有利,就将其视为圭臬,并大力宣扬,这样的评价过于主观。想真正认知一件事,切忌带入个人主观色彩。”

        “陛下圣明,是老臣想的片面了。”那位姓严的老者恍然大悟,惭愧道。

        “严老先生倒也不必这样说。”秦昭温和地笑笑,“儒学的发展和传播,还需要各位去研究。解释其义,更应与时偕行,不要强作结论,为后世留有余地。”

        “臣等遵旨……”

        学宫中一众学者尽皆心悦诚服。

        很快,秦昭在学宫中所讲的一番话,便通过“有心人”的宣扬,在天下间广泛流传开来。

(https://www.liewenn.com/b/58/58848/34972801.html)


1秒记住猎文网网:www.liewen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iewe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