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文网 > 言情小说 >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 如何在战国时期做一名孝子?

先秦时期,对孝子的要求极其严苛。如果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现代人,恐怕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一个孝子。那么,想在当时成为一名孝子,需要哪些硬性条件呢?

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时候,鸡叫第一遍,就要起床,然后去向父母请安,并询问父母早餐吃的什么。如果没有吃,就要献上美食。家里有哥哥和嫂子的,也可以帮助哥哥、嫂子张罗饭菜。太阳出来以后才可以告退,等到太阳落山,还要去请晚安,并献上晚餐。

平时,不能霸占家里的西南隅,因为西南隅是父母闲来无事玩乐的场所。与父母坐在一起,也不能坐在席子的中间位置,因为只有长辈才能坐。即便是走路,也不能走在路的正中间。站立的时候,也不能站在大门的正中间。

家里有事,不能自作主张,还要请父母来裁决。但有时候也要特别有眼色,不能等到父母发话才去办。外出办事,要禀报父母,回来时也同样要禀报父母。

平时做事,要光明正大地做,不要鬼鬼祟祟,像偷鸡摸狗一般,也不要总带着侥幸的心理去做,所做之事更不能给父母带来不善于管教子女的恶名。如果父母健在,不能为朋友报仇、卖命,因为自己死了倒是无所谓,但不能赡养父母是大事!

穿着也十分讲究。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能穿戴有素色镶边的衣帽,搞得跟丧服似的。不过,对于已经失去双亲的子女来说,可以长久地穿戴带有素色镶边的衣帽,借以表达对父母长久的哀思。

父母呼喊子女时,要回答“唯”,而不要回答“诺”。“缓应曰诺,疾应曰唯”,意义是说,回应的缓慢叫“诺”,回应的迅速就“唯”。所以当女子听到呼喊时,如果手里拿有东西,应立刻放下,嘴里含着食物,应立刻吐掉,还要跑着赶到父母身边。

父母生病时,子女总要表现出忧心忡忡的样子,至少要达到忘记梳头的境界。走起路来,也不能大摇大摆,更不能招摇过市,要缓缓地走。在这期间,不准开玩笑,不准弹奏乐器,甚至连肉也不能多吃。允许喝酒,但不能喝到脸红……直到父母病愈,一切才能恢复正常。

如果父母去世,席子只能坐单层的。父亲去世后,出于尊敬,子女不能随便翻阅他读过的书,因为上面浸染着父亲的手汗。母亲去世后,同样出于尊敬,不能使用母亲使用过的杯盘,因为上面留有母亲唾液沾润的痕迹。

不过,对于男人来说,千百年来都很悲催,因为在古代不允许男人藏私房钱,所有的钱都归父母所有。好不容易熬了几千年,时至今日,他们中的一些“傻乎乎”的认为终于熬出头了,虽然不必再将财产上交给父母了,但又变为上交妻子了。

如果父母犯错了,那么子女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和颜悦色地规劝。如果规劝没用,就等他们高兴的时候再劝。规劝可能会让父母不高兴,甚至动粗,但依然要恭敬有加,不能心生埋怨。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规劝仍旧不听,就嚎啕大哭,哭到你爹妈良心发现为止。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不孝主要有哪三方面呢?

第一、明知道父母不对,还要曲意逢迎,陷父母于不义。

第二、家境贫困,仍待在家里做个啃老族,却不出去当官挣钱赡养父母。(许多富家子弟没有这个顾虑,乐得其所。)

第三、只要身体没出问题,无论什么原因而不娶妻生子,以至于断了香火。

在三大不孝之中,没有造人是最大的不孝。假设穿越回战国,如果自己不想成为最不孝的那个人,就赶快去找个媳妇尽孝吧!战国连年兵荒马乱,剩女不少,就怕自己眼高手低,不然想找个媳妇儿分分钟的事。

(https://www.liewenn.com/b/62/62800/31791169.html)


1秒记住猎文网网:www.liewen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iewenn.com